留得青山 赢得未来——代表委员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
- 时间:2020/5/28 16:30:42
- 来源:
- 浏览:207
信息来源:阳光财税
“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”“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.5万亿元”“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”……5月22日,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时,短短数百字间密集亮相的政策“大礼包”,让会场接连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今年,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小微企业,其中“留得青山,赢得未来”等话语一出,迅速成为广大网友热议的“金句”。
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,被称为经济发展“血脉筋骨”的中小微企业,关系着千家万户生存生计,正被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。
特殊时期,当有特殊之举
“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,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,是扩大就业、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,稳就业要充分发挥小微企业作用。”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委员指出。
疫情发生后,为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、复工复产,多部委密集推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支持措施,取得明显的成效。但与此同时,随着国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延续和国外疫情的蔓延,中小企业不断遭遇新的困难,不少企业面临生存挑战。
“特殊时期,要有特殊之举。关键要从顶层设计研究,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,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原材料紧缺、生产经营受限等难题。”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委员认为,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研,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。
“着力稳企业保就业,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。继续执行下调企业养老保险费率,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……”河北金后盾专用装备制造集团董事长李彦平代表指出,这些在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中推出的组合拳,是“放水养鱼”的重要举措,多方位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,助力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纾困发展,“期待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能真正落到企业、帮到企业。”
多方发力,破解资金之困
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“命门”。长期以来,融资难、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。今年,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运营造成了突发冲击,更加凸显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紧迫性。
河南省审计厅厅长汪中山代表建议,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出台相关政策,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主动承担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,实行金融机构“微利化”政策,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把过高的利润让渡给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。
“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,整合区域内政策机构力量和各方数据,建立完善全面、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,为金融机构创新小微金融业务模式提供数据支撑。”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代表建议。
张近东代表介绍,今年4月,苏宁金融紧急安排80亿元资金,专项用于为与疫情防控及人民生活保障相关行业的供应商、服务商、微小商户提供融资支持。
当前,各地也正在通过各种创新手段,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带去机遇。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、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委员注意到,上海“55购物节”期间,依托丰富的商家资源和支付宝等数字化平台资源,政府搭台、平台提供技术支持、企业自行发放消费券,带动了超10万家小店复苏。
周桐宇委员表示,数字消费券是刺激消费、帮扶小店、稳定就业的有效手段。建议探索政企合作“小店消费券”发放新模式,因地制宜,精准滴灌,带动企业经营恢复“造血”功能。
危中寻机,期盼转型发展
“虽然当下困难不少,但我们做事业的热情不减,为了国家经济发展,尽一些力,干一些事,是职责所在。”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,周桐宇委员履职期间,一直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。她表示,在政策的大力帮扶下,广大中小微企业一定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出属于自己的道路。
“将科技成果转化、孵化、市场化,广大民营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。当前,应进一步完善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主导作用的政策机制,强化民营科创企业家培育机制,鼓励更多社会个体投身科技创新创业大潮。”周桐宇委员建议。
随着疫情在海外蔓延,国际市场非抗疫急需物资物流中断、消费减少,外向型中小企业产品面临外销受阻的困境。针对这种情况,李修松委员建议,支持外向型中小微企业转为内销,或支持其转型生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;对于为国外厂家生产配套设备或零部件,如今中断销售的中小微企业,要帮助其在国内对接适需对路的厂家,或帮助其转型生产国内厂家有需求的产品。
“对那些抓住发展大趋势,又能够整合先进理念、先进技术,形成产业成果落地的企业来说,‘危境’中往往蕴含着‘机遇’。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、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委员表示,“中小微企业最好能够和一些大企业或者上游企业结合起来,培育起自己具有优势、特色、竞争力的一块‘专长’。立足自身实际,学习先进企业的做法,务实地开展管理制度创新、技术研发创新、发展理念创新,这样才能够保持好自己的实力,积蓄好自己的能力。”